會 祖 介 紹

導言
榮列真福品
2002年10月20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公開宣認苦難瑪利亞修女榮列真福品。她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的會祖,祂的福音精神在她的修女們身上延伸了125年的歲月。她一生玫力於普世性福傳使命,如同瑪利亞一樣,讓愛貫穿她的一生。

天主揀選了她
苦難瑪利亞原名海倫.夏波登。1839年5月22日誕生於法國西部南特,一個虔誠敬主的家庭,從小在父母及四個兄姊的愛護下成長。她天生熱情積極,忠誠坦率,待人慷慨和藹;同時兼具智慧和反省的特質。
| 01 |

到底該愛誰
五歲時的海倫已對生命有這樣的敏感度:「為什麼要白費生命去愛一個毫無生命力的娃娃?」天主已在啟導她瞭解真正幸福的關鍵點在於「愛與被愛」,並引領她走上真理、愛和生命的旅程。
| 02 |

天主的愛在她內工作
她極富同情心,且關懷貧窮人。母親遂以這一點幫助她突破怕黑的弱點,並讓她學習自捨的精神。每天晚上,海倫掙扎著克勝自己怕懼的情緒,讓僕人拿走她床邊的燈,為了能向母親取得一張給窮人的麵包券。
| 03 |

天主的愛在她內工作
五她極富同情心,且關懷貧窮人。母親遂以這一點幫助她突破怕黑的弱點,並讓她學習自捨的精神。每天晚上,海倫掙扎著克勝自己怕懼的情緒,讓僕人拿走她床邊的燈,為了能向母親取得一張給窮人的麵包券。
| 04 |

誰愛我就當跟隨我
一天,安貧小姊妹會會祖余剛貞修女笑問:「三個孩子中誰願意度奉獻生活?」兩個姊妹都表示願意。海倫卻緊抱著媽媽說:「我不要離開媽媽。」修女笑著說:「那說願意的,不一定能實行。但那說不願意的人,事實已經受到聖寵的感召。」
| 05 |

天主的愛召喚她
某日,由北美洲教區回來的主教對海倫說:「那些原住民不認識耶穌,也不認識聖母,這不是很痛心的事嗎?」她感動得眼中含淚。母親著急說:「主教,別說了,你快要引她走向聖召了。」主教卻柔聲說:「這裡有三個孩子,大姊是爸爸的,二姊是媽媽的,海倫則是天主的。」海倫大聲說:「我不要離開媽媽。」主教繼續說:「海倫,那些人不認識耶穌和瑪利亞。」她再也無法抑制自己,含淚跪下說:「好吧!主教,我要做傳教士。」
| 06 |

天上來聲直叩她的心扉
1850年5月30日,海倫初領聖體時,她深深的感受到天主完全佔有她,她是屬於天主的,而且只能屬於天主。同年海倫失去了她的大姊及表姊,四年後,因二姊的離世而要負起照顧兩個姨甥的責任。海倫陷入極度的低潮,直到1859年參加避靜,正在聖體降福時,天主的愛驟然闖入冷漠的海倫心中:「我就是愛你遠勝於你愛我那一位。」海倫感到自己的心再次被天主攫住,除非完全的自我奉獻是無法還報天主這份愛。
| 07 |

痛苦的代價
離家前夕,母親為海倫整理行裝時,竟突發性中風由樓上跌下。痛苦的海倫守候母親床邊,為她的生命哀求天主:「不!我不能接受因我的聖召引致母親身亡,太難堪了。」她母親的生命只延續了八天,便先她而作了愛情的奉獻。母親的逝世使海倫入修會的計劃延後了兩年,因為她入須為意氣消沉的父親料理家務。在這段日子裡,她常到南特佳蘭隱修院的聖堂祈求天主的指引。在那裡,她深默觀、貧窮和簡樸生活所吸引。
| 08 |

讓生命成為愛
1860年12月,海倫終於如願以償進入佳蘭隱修院。她十分喜愛方濟式的靈修和佳蘭精神的生活。她甚至願意將她整個生命投入這種愛的生活中,天主就在她身上逐漸實現祂的計劃。
| 09 |

上主特選的器皿
1861年1月23日,海倫到唱經樓找一本服從的書。忽然,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聲音傳入她的心靈:「你願意代替教宗被釘嗎?」雖然她當時感到戰慄,仍俯首表示同意。從那時起,她的名字「被釘耶穌的瑪利亞犧牲者」就像一種奉獻的儀式烙印在她的生命上。接著她生了一場大病,在家人的苦勸下被接回家中。
| 10 |

熾熱的傳教心火
1864年海倫在耶穌會神父的建議下加入了新成立的聖母補辱會,取名為「苦難瑪利亞」。初學時期就被派往印度傳教;在發初願後,旋即被委任為院長,繼而成為印度的省會長。1871年她宣發了終身聖願。1865年至1876年在印度的傳教情況困難重重,並充滿了人性的限度,加上與歐洲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聖母補辱會的處境變為不尋常事件。1876年,她突然被總會長撤消省會長的職務,她以平常心去接受這決定。
| 11 |

誰能洞悉天主的計劃
當時,在該地傳教的三十三位修女中,有二十位做了良心的決定,選擇離開聖母補辱會。在一些主教及外方傳教神父的支持下,苦難瑪利亞偕同其中兩位修女前往羅馬尋求指引。1877年1月6日教宗庇護五世批准她們成立一個新修會。其後又以方濟的精神作為修會的指標,遂取名為「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1883年印度事件的謠言在羅馬再度掀起餘波。苦難瑪利亞又被教宗撤免職務,由方濟會總會長和拉法厄爾神父精神的支持,後於1884年4月28日復職。
| 12 |

普世性的使命
苦難瑪利亞所創立的修會是一個超越國界、階級、為普世人類傳福音的國際性修會,即使在最困難、最黑暗的創會初期,她仍堅持不改變她在光明時抉擇了的理想。她讓修女們到最遠、最危險、教會較少臨在的地方,她們中有的在飄洋過海、跋涉長途中喪生。但她們仍憑著鋼一般的意志,前仆後繼地走遍世界各大洲,實現傳播天國的使命。
| 13 |

犧牲到底,愛到流血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女們願意每天喜樂地在所派遣的地方默默地獻出生命;過著以耶穌聖體為中心的傳教生活。1900年,被派往山西太原的七位修女以團體方式實現了普世性的福傳使命。在拳匪之亂中,她們無懼死亡和痛苦,跟隨逾越奧蹟中的基督慷慨犧牲,走上斷頭台。2001年10月1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正式將她們宣列在殉道諸聖行列中。
| 14 |

瑪利亞──道路中的道路
修女們以瑪利亞自捨和順應主旨的心態為靈修路向,獻出整個自我,以繼續瑪利亞在世的使命,彰顯基督,以求天國早日臨現。
方濟──精神生活的中心
修女們以方濟精神為生活的指標,如同方濟一樣度著謙貧、喜樂、友愛的福音化團體生活,向人類宣示十字架上的基督,做和平的工具。
| 15 |

為全人類獻上生命
向全人類傳揚福音的願望一直在催促著苦難瑪利亞以生命來傳遞愛,以愛來傳遞生命。1904年11月15日,她安逝於意大利聖里摩會院。她的一生正實現了她所說的話:「我為全人類奉獻我的生命,我的終向就是愛。」她逝世的那一年,修會人數已多達3,000人,足跡遍佈歐、亞、美、非四大洲,服務二十多個國家。
| 16 |

荊棘叢中的百合
苦難瑪利亞的生命是用愛、淚水和痛苦編織成的,她和她所創立的修會是在荊棘中共同成長的。她和她初期的同伴們的奮鬥過程是艱澀的,她們在信、望、愛中以血、淚揉出修會的生命,這群剛毅的女性和她們的修會不是幽谷的玫瑰,而是荊棘叢中的百合,向天主無條件的交付。
| 17 |

祈求上主帶領
直到2002年,同時也是創會125週年的紀念,全球8,000多位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女在七十七個國家的土地上,歡慶會祖苦難瑪利亞修女榮列真福品。她們深深感謝上主過去所給予的一切恩寵,並求主賜予更新的精神,好能在新時代的訊號中繼續為祂傳揚天國。
| 18 |